国考省考申论素材:时评素材-美文篇(六三)
01
让千年瑰宝重焕光彩
【吴 丹《人民日报》2023年10月12日第05版】
【人物】常书鸿、段文杰、樊锦诗等莫高窟的守护人
【故事】茫茫戈壁,莫高窟静立千年。鸣沙山麓,一代代守护人深居大漠,以匠心呵护世界文化遗产。他们怀揣热爱、孜孜以求,在科学保护、学术研究、文化弘扬等方面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,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果实,让莫高窟重焕光彩。日前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敦煌研究院、常书鸿、段文杰、樊锦诗等机构和个人颁发了杰出贡献奖。
【点评】在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,时间仿佛是静止的,上千年的文明被画上了墙壁、雕刻进了崖体,一孔石窟便是一段历史。在这里,时间又是流动的,一批批莫高窟守护人与时间赛跑,全力抢救不断退化的壁画彩塑。
常书鸿、段文杰、樊锦诗等一批批才俊放弃城市生活,扎根大漠戈壁,在飞沙扬砾、陋室斗屋中艰苦奋斗。洞窟破败不堪,他们徒手清沙,自制“蜈蚣梯”攀爬进洞;面临缺电缺水,他们点油灯、喝咸水,用镜面反射阳光来临摹作画;冬日气温极低,他们凿开宕泉河厚厚的冰层,取冰烧水。简陋的工作条件,清苦的生活环境,都没有动摇大家守护瑰宝、潜心研究的决心和热情。如戈壁胡杨、沙漠玫瑰,莫高窟的守护人经受住层层考验,收获硕果、采撷芬芳。
25岁青春正盛,毕业后只身前往莫高窟;30岁和风沙争分夺秒保护文物;40岁,莫高窟终于通电,不用依靠手电照明;60岁任敦煌研究院院长,在花甲之年重新起跑;76岁,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,用数字档案抗拒不可逆转的消逝……樊锦诗的人生,与莫高窟的许多重要时刻交叠在一起,一辈子只做一件事,她说“此生命定,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”。“择一事”是热爱,“终一生”是坚守。常书鸿、段文杰、樊锦诗等守护人将一份热爱坚守一辈子,让尘封的历史重焕光彩,彻底改变了“敦煌在中国,敦煌学在国外”的历史局面。
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,写着这样一段话:“历史是脆弱的,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,画在了墙上;历史又是坚强的,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,希望她永不磨灭。”莫高窟的一代又一代守护人耐得住寂寞,守得了初心,以热爱抵挡岁月流逝,用专业的工作作风展现深沉的家国情怀,诠释“坚守大漠、甘于奉献、勇于担当、开拓进取”的莫高精神。这种精神跨越时空,激励更多人保护、研究和传承灿烂中华文明。
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保护、价值挖掘、旅游开放、文化传播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,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典范。如今,新一代的莫高窟人正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,继续用自己的坚守与奉献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迸发生命力,让文化自信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。
02
青春逐梦,强国有我
【谢伟锋 光明网-时评频道2023-10-12】
青春的模样是什么?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答案。此时,不妨把目光聚焦在一座城市、一场赛事之中,定能窥见别样的精彩。
在不久前闭幕的杭州亚运会上,中国选手闪耀赛场,让世界看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阳光、自信、拼搏、奋斗的精神风貌——面对羽毛球男子团体决赛大比分不利的局面,李诗沣稳扎稳打,为中国队逆转战胜对手吹响了胜利的号角;叶诗文时隔九年重返赛场,曾一度因伤病陷入低谷的她,在赛场上一次又一次奋勇拼搏、战胜自己;于丹仅用20秒,就一击制胜,实现了中国队在亚运会克柔术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……为祖国荣誉拼尽全力,中国健儿在赛场上建功立业,他们昂扬着新时代中国青年向上的风采,更凸显出“强国有我”的姿态。
杭州亚运会的口号是“心心相融,爱达未来!”未来,意味着生机勃勃的力量,意味着拔节生长的期望,更意味着肩负重任的担当。这些,都是对青春最好的映照。“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,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担当,国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,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一代的嘱托,清晰地指出了“小我”与“大我”之间的逻辑关系。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、开拓者、奉献者,“强国有我”的声音就当在万里神州嘹亮回响。
强国有我,这是何其光荣的使命,这是何其壮丽的征程!海军辽宁舰某中队少校政治教导员朱悦萌亮相全国两会,“90后”的她已经立过了二等功;“砌筑工状元”邹彬在国际舞台上斩获优胜奖,工匠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体现;在K396次列车被暴雨逼停后,乘务员赵阳用一番肺腑之言安抚旅客:“我就是因为穿了这身衣服,我得对得起大家!”“90后”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投身养老护理行业并干出亮眼成绩,她呼吁更多年轻人从中“能够看得到广阔的职业前景”……她们的身份是军人、技术能手、普通职工、青年创业者、大学生村官,虽角色不同,却都能归纳成一个群体——青年!
青年,不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,更是一种精神面貌。战争年代,无数青年前赴后继,开辟出一个崭新的中国;建设时期,热血青年们背上行囊,赶赴到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;改革开放之后,优秀青年合着“春天的故事”旋律,创造着“当惊世界殊”的发展奇迹。进入新时代,当代青年接过前辈们递过的火炬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,一声“强国有我”成为有力的昭示——青年是“接班人”,是“先锋队”,更是“主力军”!在他们一张张略带稚气却坚定无比的脸上,人们看到了最具体的“家国梦想”。
强国有我逐梦行,青春为墨绘未来。今年8月1日建军节,一位名叫林国强的“00后”小伙来参加征兵体检,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——陈祥榕的生前战友。从退伍到再入伍,只因陈祥榕生前“清澈的爱、只为中国”的战斗口号像一颗种子在林国强心中生根发芽,促使他立志到国防一线去建功立业。年轮递进,却从未改变当代青年“强国有我”的奋进脚步,让国家和民族可以完全信赖的年轻人们,在时代的宏大背景下,必定拼出自己的荣光!
03
以青春之名书写时代新华章
【邓海建 光明网-时评频道2023-10-13 】
不负时代,不负春光;跨越江河,奔赴山海。2023“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”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即将拉开序幕。讲好时代大思政、激发网络大能量、建好社会大课堂——青春,在唱响网上网下主旋律的“立体课堂”挺膺担当。
国庆74周年刚刚过去,全国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迎来“打卡”热。“爱国,是人世间最深层、最持久的情感,是一个人立德之源、立功之本。”这份与青春一脉相承的情感,扎根在亿万同胞的血肉里,深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里。从大兴安岭到喀喇昆仑,从贺兰山到大凉山……时代的课堂上,有无数人青春的身影。岁月的长河中,有无数道青春的闪光。长江黄河,奔腾不息;三山五岳,巍峨耸立。点亮理想之灯、笃立鸿鹄之志、激扬青春梦想,它们在祖国需要的地方,在人民需要的地方。
青年怎样,中国便怎样。在启航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时刻,当代青年的舞台无比广阔,前景无比光明。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。在青春“置顶”的梦想里,必有一道奋斗的光亮,把生命点燃,将岁月温暖。体悟“国之大者”、誓言“强国有我”,说到底都要靠扎扎实实的奋斗来实现。历史是实干出来的,梦想是奔跑实现的。最美不过“奋斗色”,最赞还是“奋斗者”。
这梦想,是大写的中国梦;这梦想,是滚烫的家国梦。在广阔的互联网世界,这梦想就是守护清朗网络空间。《中国大学生网络空间新表达》报告显示,现代大学生更乐于将网络作为“发布厅”。不仅九成受访者在网上发布过自己的图、文、视频动态,或评论回复。且与此前相比,近半数受访者表示自己目前在网上发布内容或评论的频率更高了。以青春之名书写时代新华章,就是在网上网下,与国家同呼吸、与人民共命运、与时代齐奋进。
无数向光而行的年轻人,书写着澎湃浩荡的新时代。因事而化、因时而进、因势而新,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、网络新课堂相结合,引导广大青年赓续红色血脉,担当时代使命,用青春书写新时代的精彩华章,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持之以恒、久久为功,总有一日,今天大思政课堂里的“小学生”,必会成长为中国走向未来的新生力量。
携梦奔跑,因爱发光。实干笃行、落地生根,用奋斗将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,让青春的亮丽底色散发万丈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