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考省考申论素材:时评-千年摩崖造像被“毁容”,“冷门”文物的保护不能冷!(六八)
千年摩崖造像被“毁容”
“冷门”文物的保护不能冷!
人民日报评论
近日,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、距今1400多年的摩崖造像被涂抹上彩色颜料完全变了样,引发广泛关注。南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随后发布的情况通报显示,涂色原因是一位村民受托为了“穿衣还愿”。
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,原本庄严肃穆的佛像被颜料涂抹“毁容”令人惋惜痛心,也折射出在“文博热”兴起的当下,一些“冷门”文物的保护依旧任重道远。
所谓“冷门”,并非指这些文物在历史价值、文化价值上有欠缺,而是由于它们大多分布在深山野岭、荒野沙漠,较少被开发利用,专业保护力量相对不足,在饱受自然风雨侵蚀之外还更可能遭受人为破坏。例如,今年8月,山西右玉县境内著名的明三十二长城部分墙体遭到严重破坏,就是两名施工人员为了“抄近路”,用挖掘机将长城挖断。
近年来,我国对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。敦煌石窟数字保护形成了超过300TB的数字资源,恒温恒湿考古发掘舱等科技设备为三星堆出土文物保驾护航。但是,与这些备受关注的“热门”文物相比,数量众多散落在山川湖海、城市乡村的“冷门”文物保护同样需要重视和加大资源投入。破解文物保护“冷热不均”,让“冷门”文物保护和传承热起来,是文物保护工作不能回避的课题,也是亟待解答的难题。
“冷门”文物也是文物,也必须牢牢守住文物安全的底线。人防、物防、技防的有机结合,有助于织密安全保卫网,实现文物安全立体防护。完善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也是文物保护的重要一环。尤其是对于野外不可移动文物来说,建立县、乡(镇)、村三级文物保护联动机制,形成文保部门、公安机关、村两委等联防联护合力,将文物安全责任落实在“最后一公里”,才能确保文物在遭遇险情时第一时间有人发现、有人处置,尽最大可能保护文物不被破坏。
文物保护,重在日常。提高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效率,及时把该管的管起来、该护的护起来,是避免文物遭受损失的重要保障。此次事件中的摩崖造像,于两年前发现,相关报告显示具有重要价值,然而却至今未被纳入文保单位,影响了保护力量的投入,也导致破坏行为可能逃避法律的惩戒。对于符合条件的新发现文物,应及时纳入文保单位保护范围,让文物保护有章可循、有法可依,同时相应的资金补助也有助于支持建立起更牢固可靠的防护设施。
文物保护,所在地群众是重要的“防火墙”。现实中,与地处偏远的各类“冷门”文物接触最多的是在当地工作、生活的民众,他们也是文物保护传承的重要力量。提升公众文物保护素养,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,减少因知识缺乏以及无心之失对文物造成的损毁,刻不容缓。积极推动文物保护宣传进社区、进农村,宣讲文物价值、传递文保理念、普及法律知识,能让人们在面对身边文物时多一分敬畏之心,也能促进公众对文物的朴素感情转变为科学保护的热情,吸引更多人自觉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。
文物是历史的见证,其中隐藏着我们“从哪里来,向何处去”的密码,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力量。文物保护,不仅在博物馆、在实验室、在考古一线,那些散落在山野林泉间的“遗珠”,理应得到更密切的关注和更周到的保护。